
编辑推荐
《周易通释》是周易注释本。《周易》是群经之首,是经典中之经典,哲学中之哲学,谋略中之谋略。从《周易》中,哲学家看到辩证思维,史学家看到历史兴衰,政治家看到治世方略,军事家可参悟兵法,企业家亦可从中找到经营的方法,同样,芸芸众生也可将其视为为人处世、提高修养的不二法宝。
《周易通释》一书侧重从当时的礼制角度阐释《周易》卦爻辞,许多疑难卦爻辞得到了合理解释,从而能够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趋吉避凶、趋利避害的方法,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易道,探寻人生的智慧,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。《周易》是一部难读之书,被誉为古代东方智慧的结晶。自古以来诸多圣哲先贤终身读《易》而无悔,相传孔子曾“韦编三绝”,宋明理学家如周敦颐、程颐、程颢、张载、朱煮等,也无不从《易》学中汲取养料,以《易》学思想为其立论基础,王夫之哲学思想体系的构建亦以《易》学为基石。
前言
前年(公元2006年)夏天,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蓝甲云君关于《周易》的第一部专著,书名《周易卦爻辞研究》。该书第一章《引论》的第二节《周易卦爻辞研究缘起及主要内容》有著者关于学习治《易》的自我介绍,我们从中得知:蓝君接触《易》学至今已近20年,“2005年已完成《周易通释》,全书约40万字”。大约三个月前,蓝君告我说:湖南大学出版社不久将正式出版他的博士学位论文《周易古礼研究》,现在清样已出。前些H子,蓝君又告我,说岳麓书社已经同意出版他“2005年已完成初稿”的《周易通释》。好消息一而再、再而三地传来,岂不令人高兴!真个是后生可畏而且可喜!
《周易通释》对《周易》经传作了全面的解说,而于卦爻辞以及彖、象和《文言》诠释颇详,注释之外,还用现代汉语作了翻译。蓝君通释的特点有三:一,重视卦象、爻位,注意它们的变化和相应的关系。譬如对《屯》卦六二爻与《豫》卦九四爻的解说即如此。二,通篇没有忘记必要的以礼释《易》或者以《易》释礼。在完成《周易古礼研究》之后,蓝君回头整理《周易通释》,对《易》与礼的关系的把握自然更加准确。三,全书通俗化,颇便初学。
还是在前年出版的《周易卦爻辞研究》一书里,蓝君说:“《周易》这部书,我花力气最多,读了十多年,虽然有一鳞半爪的收获,得到过一些启示,然而我的感觉是,渎得越多,懂得越多,不懂的也就越多。”
精彩书摘
圣人仰观俯察纷繁复杂的万事万物,观察其会通关键之处,于是将会通关键用当时的典礼表现出来,即典礼是万事万物变化会通的规律及原则的体现。因此,合典礼则可以断其吉,违典礼则可以断其凶。吉凶的后果,既是行不行典礼的后果,又是遵不遵守天下之理、得不得天下之理的后果,也就是守不守易道的结果。
人事通过礼与天地之道联系起来。吉利之后果由善而来,凶咎之后果由不善而来。凡所行之人事合乎天下之理、合乎通行之典礼即为善,可导致吉利的后果。凡所行之人事违背天下之理、违背通行之典礼即为不善,可导致凶咎的后果。《文言》云,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,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”,《系辞传》云,“一阴一阳之谓道,继之者善也”,可见善为阴阳之道变化规律的体现。具体到人事领域,合乎礼制即为善,不合礼制则为不善,积善守礼,家庭一定会长久兴旺发达,福泽延续后代世孙。积不善违礼失礼,家庭一定不会长久兴旺发达,祸灾会殃及后代子孙。
《周易通释》一书侧重从当时的礼制角度阐释《周易》卦爻辞,许多疑难卦爻辞得到了合理解释,从而能够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趋吉避凶、趋利避害的方法,帮助读者正确理解易道,探寻人生的智慧,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。
“学以聚之,问以辨之,宽以居之,仁以行之”,《周易》教人以“洁静精微”,教人成为正人君子,以诚待人,以礼待人,“遏恶扬善”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善读《易》者,一定会从《周易》中悟出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来。张之洞“一字千金”的话,用在《周易》这部充满智慧的经典上,诚不为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