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月23日下午,明伦书院创始人、董事长魏东林先生应四川省应成都市成华区委组织部、区妇联邀请,在成华区政府会议室开讲《曾国藩的修身齐家之道》,成华区委组织部、妇联主要领导,及全区近200余名中基层妇女干部聆听了这次讲座。
公务员作为国家管理的主体,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,包括历史知识的储备,高尚的人格修养,健康的心理态度,这些素质决定了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得体的言行举止、缜密的思维习惯、一定的决策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,学习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,无疑是提升公务员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。此前,明伦书院魏东林先生曾多次受邀四川省成都青羊区政府、四川省简阳市政府、湖南省耒阳市政府、东莞市质监局讲授国学,并与成都市成华区妇联达成2014年度全年干部国学培训的合作。

一、曾国藩的修身齐家之道
“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。”晚晴名臣曾国藩先生的修身齐家之道,尤其是对于官场中人来说,要尽职尽责,上不负君,下不愧民,才算真正地为国为民的好官。这一点在《曾国藩家书》中多有体现。曾国藩先生自述有三字——清,慎,勤,更深入一步就是廉,谦,劳。
廉则能公,公而有威。曾国藩先生坚守廉字,决不为自己谋取私利,他富贵之后,仍然保持节俭之气,虽有公费之入,而家中女眷都需亲自劳动以维持生活。自上任两江总督,便竭力抵制灰色收入。这样不仅是自己修身进德的根本,也给官民作了一个好榜样,在他们中间树立起极高的威信。
谦可处下,谦可少怨。处于为人民服务的高位,此一谦字必不可少,在上不骄,高而不危,制节谨度,满而不溢。对上级,谦而不谄;对下级,谦而不欺;对自己,常知谦虚改过,则德日进,学日广,过日少也。曾国藩比左宗棠的高明之处,便是谦虚有容。他虽与左宗棠屡次冲突,可终究不提对方之过,还极称左宗棠才能之高。曾国藩去世后,左宗棠在其挽联中写道:“知人之明,谋国之忠,自愧不如元辅;同心若金,攻错若石,相欺无负平生”。
凡是为人民服务者,此劳字亦绝难免之。夙夜匪懈,以事一人。在其位必谋其政。曾国藩少年时,天资平庸,可读书却非常刻苦,常常半夜之中,迎着月光苦读,若不能成诵,则不肯眠。任事之后,他常在家书中感叹自己耳目昏眩,体力难支,盖劳瘁之至也。他一身兼文武之职,又处千年未有巨变之际,若不勤勤恳恳,任劳任怨,怎么能挽救危局,成就功名?

是故君子有诸己,而后求诸人。曾国藩先生还有一点高明之处,那便是识人之道。他曾亲见刘铭传目光坚定,正气凛然,便毅然提拔之。后来刘铭传果不出其所料,为保卫台湾立了大功,成了当时的名将。曾国藩还写过一本书——《冰鉴》,此书从外而内,由形到神,精详简略地道出了他几十年的识人之法。
曾国藩不仅是说到,而且是真正地做到。古人所谓立德,立功,立言,他全部做到了!
二、公务员学曾国藩的必要
在当今社会,每次公务员考试可谓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般,能被选出来的必然是精英中的精英。他们对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了如指掌,烂熟于心;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,能处理好各项事务;在繁复的文字数据中,能有条不紊地做好工作。但是,对公务员来说,只是有这些专业技能恐怕是不够的。处事待人的智慧,交接应酬的规矩,担当责任的忠勇,屡败屡战的志气,是不可不知,不能不学的。而这些,都可以从曾国藩先生那里学到。他以身做榜样,以言为明灯,以德为基础,为我们诠释了为人做官之道。对公务员来说,也应如曾国藩先生一样,修身,齐家,识人,行政,以道德为基础,以才能为引擎,就可更好地为人民服务!
注:以上图片为魏东林先生现场讲座实况